餐饮企业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时,场地合规性是审批的核心环节。2024年修订的《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》进一步细化场地标准,结合各地执法案例,本文提炼出场地要求的6大核心标准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,助企业一次通过现场核查。
一、场地性质与合法证明
核心要求:
- 必须为商用性质房产(住宅地址需提供“住改商”证明);
- 提供产权证或租赁合同(剩余租期≥6个月),租赁合同需附业主身份证明。
常见问题:
- 使用住宅楼底层商铺但未完成住改商备案;
- 租赁合同未明确标注“用于餐饮经营”。
解决方案:
- 提前向街道办申请“住改商”证明,部分地区需公示10天;
- 合同中补充条款:“出租方已知悉承租方用于餐饮服务,并符合消防、环保要求”。
二、经营面积与空间布局
核心要求:
- 最低面积:
- 热食类制售:加工场所≥8㎡,总面积≥15㎡;
- 冷食类/生食类:专间面积≥5㎡(独立隔间,配备空调及紫外线消毒设备)。
- 功能分区:厨房、就餐区、仓储区严格分隔,避免交叉污染。
常见问题:
- 后厨面积不足,设备堆放杂乱;
- 就餐区与厨房未物理隔离(如仅用门帘分隔)。
解决方案:
- 按“黄金三角动线”设计厨房(清洗区→加工区→烹饪区→出餐口);
- 使用实体墙或玻璃隔断区分功能区域。
三、卫生设施与设备配置
核心要求:
- 清洗消毒设施:
- 至少2个专用水池(区分荤素清洗);
- 配备消毒柜(容量≥80L)或热力消毒设备(温度≥120℃)。
- 废弃物处理:设置带盖垃圾桶,厨余垃圾日产日清。
常见问题:
- 消毒柜容量不足,无法满足餐具周转需求;
- 垃圾桶未密闭,导致虫鼠滋生。
解决方案:
- 按最大客流量计算餐具数量,选择容量匹配的消毒柜(如日客流量100人需≥150L);
- 采购脚踏式带盖垃圾桶,每日清洁并记录台账。
四、防虫防鼠与“三防”设施
核心要求:
- 三防设施:防鼠板(高度≥60cm)、防蝇帘(自动闭合)、防尘纱窗;
- 消杀记录:每月至少1次专业消杀,留存服务合同及现场照片。
常见问题:
- 防鼠板材质不符合标准(如塑料板易被啃咬);
- 消杀频率不足,无法提供完整记录。
解决方案:
- 选用金属材质防鼠板(推荐不锈钢),与地面、墙面无缝隙;
- 签约正规消杀公司,要求其上传服务记录至“智慧监管平台”。
五、通风与排污系统
核心要求:
- 排烟系统:安装油烟净化器(排放浓度≤1.0mg/m³),定期清洗并留存记录;
- 排水管道:厨房地漏采用水封式(深度≥5cm),避免反味。
常见问题:
- 油烟净化器未取得CCEP环保认证;
- 排水管直接接入雨水管网(应接入隔油池或市政污水管网)。
解决方案:
- 选择《重点环保设备名录》内的净化器品牌(如科蓝、保丽洁);
- 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《油烟检测报告》,确保达标。
六、特殊设备与明厨亮灶
核心要求:
- 专间设备:
- 冷食间配备独立空调(温度≤25℃)及紫外线消毒灯(功率≥1.5W/m³);
- 烘焙间设置更衣室及二次更衣区。
- 明厨亮灶: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强制要求(直播画面需接入监管平台)。
常见问题:
- 紫外线消毒灯安装位置错误(应距地面1.8-2.2米);
- 明厨亮灶摄像头未覆盖关键操作区(如配菜、烹饪区)。
解决方案:
- 聘请第三方机构设计紫外线灯布局方案;
- 选用符合GB/T 28181标准的摄像头,确保视频存储≥30天。
结语
餐饮场地合规性直接关系食品安全与审批效率。企业需遵循以下原则:
- 设计前置:装修前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平面图预审;
- 技术兜底:接入“智慧食安”系统,自动监测消毒柜使用、油烟排放等数据;
- 档案留痕:消杀记录、设备维护台账等保存至许可证失效后6个月。
政策依据:
- 《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》(2024年修订)
- 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(国卫办食品函〔2023〕487号)
(附:场地合规自检清单可通过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”官网下载,或私信获取模板。)